安德肋.黎加廸近日探訪在香港的團體,主持以「祈禱,窮人,和平:聖艾智德和睦之路」作為主題的會議。
這幾天的聆聽和反思剖明了團體在亞洲社會中的價值。亞洲社會受一個以競爭和消費主義為依據的經濟發展模式所支配。
這些因素產生了分裂、孤獨、家庭關係的危機,影響到最脆弱的,特別是年青人和長者。
安德肋.黎加廸強調,聖艾智德在這裏透過祈禱、兄弟手足之情和服務最貧窮的人(特別是長者和無家者),為此事作證:重建人類和家庭關係是可能和必須的,因為「沒有人能獨自獲救」。他邀請團體「迅速走出去與其他人相遇,因為聖艾智德和睦之路意味著重新發現與其他人相遇的喜悅,以及明白帶來喜悅的「秘訣」:『我們必須幫助弱者,並記住主耶穌親自說過的話:「施予比領受更為有福」(宗 20:35)。』
這條和睦之路的一個標記是「慈悲之家」,那裏由開始到現在已經數年了。有一些人在這裏居住,他們是團體在幫助無家者時遇見的。在香港,無家者數以千計,而數目正在增加。他們寫了一封信給安德肋.黎加廸,感謝他今次的探訪:「我們將一直記得自己在穿過這間屋的「聖門」的那一刻,它恢復了我們的尊嚴,並教導我們,窮人不是問題,而是我們的兄弟姊妹。」
對於香港有聖艾智德,那個城市的主教周守仁樞機也表示感謝。他宣佈有意把一間教堂和部分地方交給團體使用,那裏鄰近一間新天主教大學,以鼓勵年青人到那裏。